雪花制冰機溫度傳感器在哪里
制冰機的溫度傳感器根據機型和工作原理的不同,分布在多個關鍵位置,主要功能包括監測制冰狀態、控制冷凝器散熱、檢測冰滿情況以及調節水溫等。以下是常見位置及對應的作用:
1. 雪花制冰機系統(常見于商用/攪冰式制冰機)
攪冰機構上
用于檢測制冰過程中的溫度變化。當溫度過低時(水流受阻或結冰過厚),傳感器觸發電磁閥切換冷媒路徑,直接向攪冰機構沖冰,防止電機過載。
冰桶上
位于制冰槽側壁或底部,監測冰層厚度。當冰塊堆積至設定高度(通常溫度降至約7℃),傳感器發出停止制冰指令。
冷凝器上
固定在冷凝器盤管表面,檢測散熱溫度。若溫度過高,傳感器控制風扇加速或壓縮機停機,避免過熱損壞。
2. 冷凝器系統(通用型位置)
冷媒盤管的彎管處
直接接觸冷凝器管道,監測冷媒溫度,通過調節風扇轉速優化散熱效率6。
散熱風扇附近
部分機型在風扇外圍或散熱孔后方增設傳感器,用于檢測環境溫度,輔助調整制冰周期(環境溫度越高,制冰時間越長)
3. 冰滿檢測系統
儲冰盒內部(上蓋或側壁)
紅外光電傳感器或溫度傳感器安裝于儲冰盒頂部。當冰塊堆積至遮擋紅外線或溫度降至0~3℃(表明冷空氣被冰塊阻隔),即觸發“冰滿”信號停止制冰。
冰滑落路徑末端
部分機型在冰塊滑落通道設置機械觸發傳感器,冰塊掉落時撞擊傳感器確認制冰完成;若冰塊堆積頂住傳感器,則判定為冰滿。
4. 水溫與環境監測系統
儲水箱/水泵出水口
水溫傳感器嵌入水箱底部的安裝凸柱內,直接接觸水流。水溫越高,制冰時間越長6。
外殼散熱孔附近
用于檢測環境溫度,通常位于散熱風扇進風口處,避免內部元件干擾測溫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