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流太大會對制冰機的制冰效果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。主要原因如下:
1.水膜過厚,無法完全凍結:
制冰機(尤其是商用方塊冰機、雪花冰機等)的制冰過程依賴于水在低溫的蒸發器表面(冰格/冰板)上形成一層均勻且薄薄的水膜。
水流過大時,水膜會變得很厚。在設定的制冰周期內,蒸發器的冷量可能不足以將這層厚厚的水完全凍結成實心的冰塊。結果就是冰塊內部可能還是水或者非常軟的冰芯。
這直接導致:
冰塊不結實、易碎: 脫模時容易碎裂。
冰塊中心有水: 融化速度快,影響冰的儲存時間和使用效果。
產量下降: 因為每次脫落的冰可能是不完整的或含水,實際有效冰量減少。
2.水流溢出或分配不均:
過大的水流可能超過蒸發器邊緣的擋水設計,導致水溢出到非制冰區域(如儲冰箱底部)。
水流過大也可能導致水在蒸發器表面分配不均勻,某些區域積水過厚,而另一些區域水又不足。這會造成冰塊大小、厚度不一,甚至部分區域不結冰。
3.增加水泵負荷和能耗:
水泵需要更大的功率來推動過大的水流,增加不必要的電能消耗。
循環水量過大,意味著需要冷卻更多的水,也增加了制冷系統的負荷和能耗。
4.水花飛濺:
過大的水流沖擊蒸發器表面時,容易產生水花飛濺。這些水花可能濺到已經凍結的冰塊表面或蒸發器其他部位,形成不需要的冰層或冰柱,干擾正常脫模過程。
5.加速水垢形成(如果水質硬):
雖然水流大小本身不是水垢形成的直接原因,但水流過大導致在蒸發器表面停留時間過短,可能讓水中的礦物質更容易在特定區域沉積。更重要的是,水流過大常伴隨水溫較高(如果水源溫度高),而高溫會加速水垢生成。水垢會嚴重影響蒸發器的熱傳導效率,導致制冰效果變差、制冰時間延長、能耗增加。